师德师风
当前位置: 首页>>师德师风>>正文
师德者贤育,志坚者智达
2019-08-29 11:33  

马丽贞,数信系教师,两次被评为河北省先进德育工作者,同时获得唐山市优秀教师、唐山市基层团建先进个人、市级优秀共产党员。2012年(最早一批)被入选为河北省辅导员优秀人才库。工作伊始,马丽贞老师就注重学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研究,以数信系学生工作组组成的科研团队,开始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项目。期间,共发表思想政治教育论文15篇,《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推进路径》在《光明日报》理论版发表。撰写的工作案例《带着母亲上大学》获得省教育厅优秀案例二等奖。参与团中央课题1项,共主持、参与省级课题共6项。2015年申请河北省“三三三”人才工程。

初见马丽贞老师时,她身上最凸显的气质是谦逊与感恩。她如今在我校数信系担任辅导员,她说自己深知今天的一切都来之不易,始终对学校心怀一份感激之情。“我是第一批赶上国家奖学金的,当时得了国家奖学金9600元并且减免一年的学费。”也正是这笔钱让她艰难的生活有了一丝希望,最终以优异的成绩顺利从我校毕业并留任本校,主讲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》与《大学生就业指导》两门课程。

社会的、学校的、老师的关爱和帮助,造就了现在的她,给了她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。提及母校,马老师说:“数信系永远就是她的家。”受教于数信系,教授于数信系的她,在这个“家”里生活的很好。当年的恩师,每次相见,依旧是长辈般的提点与关心,马老师亦如当年青涩年华时的谦虚好学,尊师知礼。“学者以慎笃行,师者以身作则”,受业于恩师,受教的绝不仅仅是学术,还有师德。

教师是学生的镜子,学生是老师的影子,马老师身上有传承着师德的光辉,她在教学方面虚心向专任教师学习,认真备课讲课,教书育人,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。同时,她还投身到教学课题改革中,参与了一项校级教改课题。作为老师,她所研究的课题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息息相关。她认为科研一定要立足于学生工作,做科研的意义就是为了发现大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,然后解决学生难题。

爱为学问之始,在与学生的接触中,马丽贞老师深切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幸福,也使她能够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意识形态,发现了大学生中就业创业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,如大学生党员思想现状、校园文化建设、大学生创业融资难、不愿投身农村城镇化建设等。她认为自己通过“三三三”人才工程,能够对专业进行更深入的研究,且更有效地解决学生的问题。

嗜之越笃,技巧越工。为了掌握更多相关的专业知识,她付出了更多的努力。在科研过程中,为了提高资料准确性,她在河北师范大学、华北理工大学、廊坊师范学院等多所高校展开了问卷调查。虽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,如问卷发放不方便、回收不完整、效率低等情况给汇总数据带来了一些麻烦,但她表示,困难肯定是有,但是当结果出来时,就会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。

恰如东坡居士所说“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”。科研是一个积累的过程,更是一项长期战斗的过程,随着研究的深入,专业的知识的需求量急剧扩大,马老师加大了专业书籍的阅读量,她尽量每天抽出时间来阅读前沿文章,并顺利通过了就业指导师、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考试。科研知识与技能的积累,成为了马老师教学过程中一笔不可或缺的财富。她说:“这些都会让我在工作中更专业、更自信、更有发言权。”

一个科研项目,队伍是基础,人才是关键。科研的成功来自于日复一日的长期积累,更来自于每个人与团队的通力合作与执着探索。马老师所在团队集合了我校优秀的科研人员,大家各司所长、分工合作,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和高效的科研团队,使得科研项目顺利结题。

科研是她前进的方向,教学是她前进的动力。对于科研,马老师有着持之以恒的毅力,对于教学,她有着诲人不倦的耐心。她坚信教育就是爱的理念,而科研就是这份爱的升华。

关闭窗口

版权所有:唐山师范学院宣传部